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李迎春教授、杨娇老师和石河子大学张华教授构建了基于氧化铁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阵列,以区分甘草中的活性指标。研究结果以“Iron oxides based nanozyme sensor arr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active substances in licorice”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Talanta(SCI一区,IF=5.6)。
甘草是一种功能丰富、应用广泛的中药材。近年来,由于甘草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抗炎解毒特性,其在西方国家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确保药材的真实性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前提,真伪鉴定和质量控制对于中药走向世界至关重要。
图1. 比色法纳米酶传感器阵列检测甘草中活性物质的步骤
基于此,该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氧化铁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阵列,以区分甘草中的活性指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e2O3、Fe3O4和His-Fe3O4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H2O2存在下可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蓝色产物。在反应体系中存在甘草活性物质,对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竞争作用,对TMB的氧化产生抑制作用。不同活性成分对不同氧化铁的催化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基于这些活性物质与纳米酶之间的交叉反应,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该传感器阵列成功应用于四种甘草活性物质的同时测定和鉴别。所设计的传感器阵列对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和异黄酮醇等4种甘草活性物质的浓度在1~200 μM范围内进行了成功的鉴别。此外,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之间也能很好地分离,并在实际样品中验证了良好的鉴别能力。
本工作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快速、准确的多种活性物质鉴别方法,保证了甘草的真伪和质量,也有望应用于其他物质的鉴别。
(通讯员:张华 郜建锐 巩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