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扬帆起航 逐梦前行】石大一附院 :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4-01-12浏览次数:687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

  近日,玛纳斯县居民何新亮因膝关节肿胀疼痛、行动不便,到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玛纳斯分院看病,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就诊流程。看完病后何新亮说:“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给我们治病,真的太方便了。”

  近年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石大一附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构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目标,重塑医院文化,切实为民办实事。

提供“一站式”临床诊疗服务

  “这位尿毒症患者,已经透析7年多了。因动静脉内瘘穿刺手术过程中误穿动脉,出现活动受限,右上肢屈曲状,患者疼痛难忍……”石大一附院肾病内科医生张春江说。日前,在石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肾病内科多名学科专家为其会诊,认真分析病情后,当即决定将患者转入肾病内科救治。

  患者入院后,肾病内科医疗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前臂假性动脉瘤形成。同时因患者既往病史有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肾衰、高血压等,病情复杂。肾病内科团队积极联系胃肠乳腺外科、创伤外科、消化内科、介入诊断治疗科、麻醉科、医务部等相关科室,举行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创伤外科、肾病内科、麻醉科等多个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患者的血肿终于被清除,前臂肿胀症状明显好转。

  “我们科在给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都会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让其他相关科室的医生一起来为患者诊疗。”石大一附院肾病内科主任杨晓萍介绍,现在学科专业化越来越强,研究越来越深入,再加上科室设置的局限,在诊治某些疑难重症时,需要多学科合作,共同会诊。

  “开展多学科诊疗有赖于医院很强的综合实力,在对疑难重症进行多学科会诊时就会发挥优势。”石大一附院党委书记王勤章表示,石大一附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多学科诊疗方案和流程,现有42个MDT团队开展多学科诊疗活动。

把“大医院”搬到职工群众“家门口”

  “我现在感觉好多了。”三师图木舒克市居民哈某面带笑容,对查房的石大一附院神经外科田卫东博士说。哈某患右侧额顶叶巨大占位病变,在三师总医院(喀什院区)神经外科、手麻团队协作下,专程从石河子赶来的田卫东博士成功为哈某实施了直径7厘米左右的脑膜瘤切除手术。

  2019年,石大一附院全面托管三师总医院以来,创造了数个填补该院医疗技术空白的首例: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囊肿切除手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单侧下颌骨截骨及同期取髂骨植骨重建术……有效解决了当地职工群众“外出就医”的困扰。

  “以前遇上重症病人,马上就转走了,现在尽量先就地救治。”三师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波说,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内生动力,以质量管理为抓手,加强学科建设,借力“托管”,三师总医院走上了质量发展之路。

  “托管不仅是下沉,实际是双向的。”王勤章说,三师总医院明确定位了以解决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及地方病为主的学科发展方向,着重扶持一些病源基础广、梯队力量强的专科。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了不同模式的培训,初级职称打基础,中、高级职称学技术,主任学管理,打通了医院的人才“造血”机制。

  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也使各个托管帮扶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诊治能力有了新进步。近五年,石大一附院派出117名医疗专家,协助南北疆7所基层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受援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近几年,医院通过双方的紧密协作,形成的托管式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全面提升了基层医院的管理、医疗、学科、人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王勤章说。2022年,两院签订了兵团消化道早癌、儿科、精神心理疾病、康复医学、麻醉、孕产妇危重疾病、肝胆外科、神经外科、中医专科联盟以及病理专科联盟。今后,石大一附院将加大帮扶力度,齐心协力,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减少职工群众跨区域异地就医,让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患者需要什么,就努力做什么”

  近年,石大一附院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包括更换胃管及鼻饲、更换尿管及尿管维护、压疮护理、拆线护理、造口护理、即时测血糖、普通换药、乳房积乳疏通术、PICC维护、新生儿黄疸等多种护理项目。患者只需在手机下单,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专业护士的上门服务,同时,护士也会为患者提供疾病宣讲及指导。

  据悉,“互联网+护理服务”采取“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入户护理服务。在保障护理专业性、连贯性的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个性需求与肿瘤医院的医生对接,为患者量身定制护理方案。

  石大一附院信息部主任秦新磊说:“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以来,越来越多的复诊患者逐步转移到线上就诊,线下门诊主要满足首诊患者或者必须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复诊患者。这样就提高了线下诊室的利用效率,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提供给了需求更迫切的患者。在不增加诊室资源的情况下,增加了医疗服务的供给,解决了更多职工群众的就医需求。”

  患者来医院预约挂号时,可以看到每名医生的个人主页同时展示了线上线下两种号源。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就医途径,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诊疗提前开具检查检验单,实现一站式到院检查。同时,患者可在手机查询结果报告,还能查看数字胶片。

  “2022年12月,我院实现在线医保结算,非常受患者欢迎。”王勤章表示,“医院积极响应“互联网+医疗”政策,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广大医保参保患者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实现手机医保结算,便于患者就医诊疗,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就医感受。”

  (来源:兵团日报)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