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滩生绿 “荒地镇”不荒


文章来源:兵团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20    浏览次数:367

  天刚蒙蒙亮,退休老人张曙醒就来到团场的公园遛弯散步。

  天一点一点亮了起来,阳光洒进公园两侧的树林,张曙醒仔细地欣赏着每一棵树。在他眼里,这里的每棵树都浸染着几代兵团人的心血,着实来之不易。

  这里是一师六团,从地图上看,团场处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曾经,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人们形容此地“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1957年,2400余名支边青年来此拓荒建场,团场名字也是现成的——“荒地镇”。

  上世纪60年代,张曙醒随父母一起来到六团。和团场大多数职工一样,张曙醒一家就住在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上,每天出门,目光所及皆是荒凉。

  回忆过去,让张曙醒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刮“黄风”的日子。“黄风”就是所谓的沙尘暴,每年4月到6月,肆虐的沙尘暴就开始侵蚀农田、掩埋道路。“那时是真的苦,吃饭时馍馍上都裹满了沙子。” 张曙醒深深叹气。

  所有人都明白,垦荒造林是唯一出路。70年代,六团职工群众拿起小树苗,扛起坎土曼,一场全民植树造林的工程拉开序幕,这片沉默已久的亘古荒地开始沸腾。

  青年时期的张曙醒是这场工程的亲历者。他与团场职工群众一起自带干粮、自备工具,在无垠荒地挖渠引水,再将一棵棵细嫩的树苗埋进土壤。

  在树苗生长期间,尽管大家细心呵护,但依然摆脱不了“年年种树年年荒,年年种到老地方”的“魔咒”。究其原因,张曙醒告诉记者,风沙还是其次,严重超标的盐碱才是杀死树苗的“罪魁祸首”。

  为了驱“盐”化“碱”,灌水排水、更换良土,六团各族职工群众经过一系列尝试,终于将土壤盐碱含量降到了适种区间。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如今,六团团部周边已筑起了一道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城”,团场生态林总面积达9962亩、经济林总面积达5万亩。

航拍的一师六团双城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辉 摄

  “荒地镇”不再荒凉。2016年,它有了新的名字——双城镇。

  走进六团三连,郁郁葱葱的苹果种植园一眼望不到头,此时正值苹果丰收季,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空气中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家家户户地头,都停靠着前来收购苹果的货车,其中,数三连职工康纪强家最为热闹。

11月5日,一师六团三连职工康纪强在自家的果园里采摘苹果。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玲 摄

  11月5日,“绿色长城看兵团·环塔行”全媒体报道团队一行来到康纪强家的果园,十几名工人正在苹果树间,采摘、分级、打包、装箱……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是个丰收年。”康纪强难掩喜悦之情。康纪强掰着手指,在地头给记者算了笔账,46亩果园种有3700余棵树,每棵树产量78公斤左右,每亩地产量比去年高出200公斤。

  康纪强告诉记者,1994年他刚被分到这片园子时,这里是一片盐碱滩。一定要把它种好!康纪强憋着口气,开始种棉花、种水稻。第一年种下去,苗死了大半,只能接着补、接着种。年复一年,土地终于被养“肥”了。

11月5日,在一师六团三连职工康纪强家的果园里,工人将采摘的苹果装箱。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昊 摄

  2010年,一师阿拉尔市林业局、六团党委和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在六团推广“三优”富士苹果,康纪强瞅准时机,将46亩地全部改种了这个品种的苹果。

  这些年,根据专家指导,康纪强以标准化栽培模式对每一棵树都细心呵护,最终赢得了丰硕的“报酬”。“今年,每棵树的平均产值达540元,这片苹果园给我家带来了90余万元的纯收入。” 康纪强喜滋滋地说。

  如今在六团,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六团光热资源丰富,被评定为我国最宜栽种红富士苹果的产区之一。近年来,结合当地水土光热资源,六团党委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推行以林果业为主的荒漠绿化造林模式,通过防护林和经济林搭配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记者从六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全团苹果种植面积达5万亩,预计产量8.9万吨,产值达6.1亿元。团场还通过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模式,推动苹果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六团相继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多项荣誉。

  昔日荒芜盐碱滩,如今披绿换新颜。六团职工群众以“生态”之笔,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了一篇绿色发展的“大文章”。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超 张美玲 马军权 通讯员 顾爱 李瑜)

媒体石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