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亲】石利娟:我的维吾尔族儿子


文章来源:​文学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07-03    浏览次数:696

文学艺术学院 石利娟


  2016年11月,在赴吐鲁番市鄯善县看望实习支教学生的途中,我接到了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通知。心里在新奇的同时,也存在着困惑:有着血统、语言、文化差异的不同民族,能成为亲密的一家人吗?本着自身对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喜好,怀着更深入了解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化、习俗的渴望,我联系到了一名家在吐鲁番鄯善县七克台镇的维吾尔族学生———玉米提·依买尔,结了对子。


  前几次见面,都是在彬彬有礼的情景下,互签结对协议、互赠礼物、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我感觉他就是学院里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学生,而我,也仅仅是完成了任务而已。即使在庆祝元旦约他吃饭时,我内心也徘徊在“师生”“家人”二者之间,直到后来的一件事,让我们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2017年3月,玉米提告诉我他膝盖疼痛,需要手术治疗,但不清楚医疗报销的具体事宜。我便咨询了学办,并把他送到了医院。本以为可以顺利住院了,没想到主治医生告诉他,居民医保的拨款已经用完,他在一附院不能享受报销政策。孩子表示,如果不能报销的话,干脆忍着疼痛不手术了。我心里想:这孩子真懂事,知道为家里考虑。于是我领着他去找了素未谋面的骨科主任,希望医院能够考虑到孩子是本校学生,家庭经济又比较困难,为其申请报销。在骨科与医保办的多次协调下,医院终于同意玉米提住院并按医保病人报销了。


  玉米提住院后,我白天关注他的治疗情况,下班后便和爱人、孩子一起去医院看望他、陪伴他,唯一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从家里做些营养丰富的饭菜给他吃,只能购买一些清真食品送去。我的爱人知道玉米提的事情后,就提议说:“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们给他包一千块钱红包送去吧,作为对他早日康复的祝福。”在 爱 人 的 提 议下,我们一起来到了医院,当看到玉米提接过红包眼里流露出的那种感激时,我的内心也暖暖的。手术时,玉米提的父亲依买尔大哥也来到了医院,我们邀请他一起吃饭,交流玉米提的学习与病情,并在他回家时将他送至车站。虽然依买尔大哥的汉语不好,多是通过手势比划加玉米提的翻译和我们进行交流,但我仍能感觉到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感激。吃着他带来的自家种的葡萄干和邮寄给我的核桃,我知道我们的心已逐渐靠近。


  接玉米提出院的那天,我把他送到宿舍,下车时,他突然不好意思地、小声地说了句:“谢谢干妈!”这句话让我的心里顿时热了起来,我每天的辛劳,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和我们更亲近吗?还有什么报答,比这一句“干妈”更贵重呢?后来,玉米提的女朋友从北京专程来看望他,他给我打电话说:“干妈,我女朋友来了,我想让您见见她。”我爽快地答应了,带着儿子陪他俩吃饭游玩,欣喜地听姑娘喊我“干妈”,心中的喜悦更无法言表了。


  因为这充满责任感的“干妈”二字,我觉得前面做的事情还远远不够,那些仅仅是对结亲对象所应做的,而我要努力做个称职的 “妈妈”。此后,我会每天询问他的恢复情况,只要有空就去宿舍看望他,在宿舍值班时陪他一起去食堂吃饭,为他庆祝生日……所有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在付出“干妈”所应负的责任的同时,也享受着“干妈”这个称呼所带来的快乐!爱人也在收到他的称呼为“干爸”的短信后,充满成就感地拿给我看:“看看,咱们现在有两个儿子了,这是多大的福份啊!”


  而玉米提,也天天在QQ、微信、电话上对我倾诉:今天心情怎么样了,遇到什么事情了,和女朋友生气了,班主任批评了等等。有时他会问我:“干妈,我天天对你说,你烦不烦?但我有什么事情就是想对你说。”他还很诚实地告诉我:“刚结对时,我们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以为是学校安排一个老师来管我们呢,所以也有些抵触情绪。但现在,我发现你真是太好了,像朋友,更像妈妈。”


  虽然我们的接触都是一件件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它们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时候,民族、血统、语言都不重要了,我们像自家人一样地交流、生活,浓浓的亲情萦绕在彼此心间。

媒体石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