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努力打造边疆经济发展“助推器”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    发布时间:2021-11-26    浏览次数:745

  今年7月,教育部公示了“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石河子大学新增“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点,新增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新增硕博学位点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新增博士学位点总数位居新疆第一,填补了学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的2个空白。

  近年来,石河子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特色和发展现状,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根边疆大地,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学科布局,聚焦特色优势,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标志性建设成效。学校博士点数突破了2位数(学术学位博士点9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硕士点数60个(学术学位点硕士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0个),硕士点布局已基本完成。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构建了“三高一培”(高峰、高原、高地和培育学科)四级学科建设生态体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培养了一批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才,成为边疆各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聚焦边疆战略发展需求 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紧紧围绕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石河子大学出台了《石河子大学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制定“四新”建设方案,四位校领导分别牵头“四新”建设,着力构建“强工、厚农、兴医、振文”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出了人工智能、食品营养与健康、基础医学专业、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四新”专业建设规划。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以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改老、扶优、增需、汰劣”原则,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加大紧缺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初步构建了以“理、工、农、医、经、管、教”为主体的学科专业布局。近5年,学校新增本科专业9个,撤销1个,专业总数达到了92个,年实际招生专业控制在80个左右。2019年全面实行本科专业大类招生后,理工农医教类本科生占招生总人数比例达74.3%。逐步形成了适应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要,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对于一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或社会需求不旺盛、专业建设底子薄的专业,学校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将就业率、专业评估结果、专业预警情况等作为专业停招与撤销的依据,推动就业与招生计划、专业建设“三联动”。今年学校撤销了纺织工程和艺术设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十四五”期间预计逐步撤销汉语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经济统计学等专业。

  为了增强专业发展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突出未来发展特色,学校明确优先新增服务南疆和新型工业化所急需的理工类专业、新兴交叉专业。为更好地服务于边疆及兵团妥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新申报了应急管理专业,2021年获批招生。为满足新疆、兵团师资需求,新申报了小学教育专业,生物科学设为兼招师范生专业、历史学专业设为师范类专业。

  学校还规划设计了一批着眼面向未来,主动迎接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深刻变革,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专业。近年来获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波斯语、音乐表演、新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环境设计等9个本科专业。2021年,学校新申报了智慧农业(农学院)、康复治疗学(医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院)三个本科专业。

  同时,学校还与科研院所联合创办了“生物科学”菁英班,按照自治区、兵团需求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要班,与对口支援高校采用“1+2+1”“1+3+1”模式探索校际合作联合培养,每年选送近150名本科生到对口支援高校开展插班学习。这一系列举措为学科专业区域化、特色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立足学科专业内涵发展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张亚平表示,石河子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十三五”期间,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学校以一流学科为龙头,部省合建学科群为重点,通过调存量、提增量、优质量,现有26个一级学科,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和发展。

  学校制定了“十四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落点,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构建“一体系、两平台、四工程”学科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群,不断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近三年,教育部、兵团、石河子大学、对口合作高校四方联动,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合力打造学科群,共建共享大型科学研究平台,部省合建学科群与兵团特色产业对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结合化工学科优势和特色,将“煤分级转化与精细化利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和突破点,建设一流成果转化利用平台,依托国家“973”“863”和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重大重点项目,围绕乙炔法PVC生产能耗高、污染严重、高端产品缺乏的瓶颈问题开展研究,经多家高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突破低汞催化技术,形成了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的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成套绿色技术,实现了9种PVC特种树脂的工业生产,产品销售额超过22亿元。

  农业工程学科群依托农业工程学科区域优势和对口合建高校学科合作,建设3个国际领先水平的棉花/林果生产现代化技术研究平台,陈学庚院士领衔的研究队伍研发的棉花生产机械专利成果相继转化。学校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棉花协同创新中心等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加大特色林果机械研发力度,“固定式红枣残枝粉碎机、果园开沟施肥机”等一系列机械设施解决了困扰果农生产多年的实际困难,为兵团特色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学校实施兵团“双75%”计划,理工农医教育专业数和学生人数接近75%。将相同和相近专业类的36个本科专业按照13个大类招生,内地招生从52%(2015年)增至65%(2020年)。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使得学校真正成为了兵团聚才引人的“蓄水池”和“中转站”。三年来,学校招收学生23853人,毕业学生19890人。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10多年位居新疆高校前列,64%以上毕业生留在新疆建功立业,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服务国家和兵团的急需人才。建校72年来,兵团精神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万人,有12.8万人扎根边疆,学校培养的学生分布在兵团各个领域,开创了“教育戍边”人才流向新疆的独特机制,形成了边疆“高校育人”到兴疆固边“教育留人”的良好局面。高度契合了党中央关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兵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成为石大校友新时代奋进的标记。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助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边疆主导产业需求,聚焦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石河子大学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制度建设等紧密结合,聚焦需求、优化结构,立足国家、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紧跟学术前沿、对接产业企业科技需求,发挥大综合、强应用的学科优势,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在聚焦“脱贫攻坚”助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成果转化”助力兵团产业升级,聚焦“校地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石河子大学优先支持面向南疆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科技服务支撑计划,在“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与生态、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防治、新疆农产品高效贮藏与深加工、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与开发、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新疆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等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疆棉花优质高产栽培的光合生理基础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创建了以改善光合性能为核心的棉花栽培理论,填补了兵团棉花优质高产光合理论的薄弱环节,累计推广820.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5.02亿元,实现了植棉业提质增效。

  学校研发的棉花水杂检测及收购一体化物联网系统,3分钟内完成单批次棉样水杂的检测,实现棉花加工质量和效益双提升;“盐碱地分类治理关键技术”使盐碱地生态治理得到大幅度提高,累计推广611.6万亩,经济效益12.2亿元。

  针对新疆包虫病高发病的现状,学校积极研究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相关理论及技术,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被确定为国家包虫病免费救治项目首选术式,已在西部七个省区推广,并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开展为期五年的“藏区千名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免费为西藏同胞治疗包虫病,数千名患者经过治疗彻底恢复了健康。

  同时,学校实施“大型煤分级转化与精细化利用研究设施、棉花/林果生产现代化创新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平台建设,探索大平台与大企业结合新体制,共建共享大型研究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着眼于标志性成果。为了解决化工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学校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建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流化工中试平台,与对口合建高校、天业集团等加强合作。为了助力新疆棉花生产现代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学校打造棉花/林果生产机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搭建室内外检测平台、构建滴灌系统关键部件三维仿真模型、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这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石河子大学还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访惠聚”师团为基点,南下北上,组织104项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项目(近2000万元),派遣科技特派员300余人、专家教授1600余人次深入到40多个兵团团场和地方县(市)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推广、培训和咨询服务,累计推广动植物新品种87个、实用新技术235项,建立科技示范点128个,为团场职工创收致富,帮助受援对象增加产值近10亿元,造福了当地百姓。

  石河子大学校长代斌表示,石河子大学以满足新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学科专业现实水平和资源能力,分别设置国内一流、西部区域一流、新疆一流建设目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建成与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完成构建有特色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所需的学科专业组织结构基础,持续优化和完善政治素质过硬、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宿闪闪 牛文娟)

媒体石大

最新更新